首页 > 生活常识 >

0度经线在哪个位置(古诗中空间方位的识别与判断)

如何辨识方向,是一个很多人自以为了解,实际上又不甚了解的问题。无论是生活、学习,还是旅游、交际,没有良好的方向感知与空间应变能力,总会让人有点小尴尬。有时候,连读懂一张地图、看明白一块路牌都费劲,这就比较麻烦。那么,有什么既简单又实用的好办法,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摆脱“迷航”的困扰呢?咱们不妨遍寻古诗,看看有没有灵丹妙药吧。

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·其二

[宋]陆游

三万里河东入海,

五千仞岳上摩天。

遗民泪尽胡尘里,

南望王师又一年。


晚春感事

[宋]陆游

和风薄霭过清明,减尽重裘觉体轻。

正午轩窗无树影,乍晴阡陌有莺声。

酿成西蜀鹅雏酒,煮就东坡玉糁羹。

扪腹翛然出门去,春郊何处不堪行?


提到爱国诗人陆游,他的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”,大家一定很熟悉。今天要说的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·其二》,也是一首感彻人心的作品。

公元1192年,67岁的陆游已经被罢官回到老家山阴(今浙江省绍兴市)4年。此时,中原地区沦陷于金人铁蹄之下已60余载了。无职无权的他,依然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,对故土念念不忘。

在一个寒凉的秋夜,他走出篱门散步,想到山河破碎,壮志未酬,不禁悲从心起,感慨道:黄河三万里,东流入海;华山五千仞,直插云霄。大好河山,沦陷敌手,百姓受辱,泪流将尽。他们终日向南眺望,期盼王师能收复旧地,可一年又一年过去,徒增失望而已。

这种情况,在传统文化中,其实和“方向”带有关联性。古人对时间流逝的清晰觉察和触摸,往往与对空间的认知相互关联。在陆游笔下,北方黄河水的“东入海”与“遗民泪尽”(“遗”表示过去,带有时间性)之间、故国百姓的“南望”与“又一年”之间,从根本上看是同一回事,那就是失望、遗憾、愤懑等意愿或情绪的流露。

这种时空一体性,有时可让我们对方向的判断,变为对时间的感知。从每天来看,正午时分,太阳在天空中居于一天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,这个时候地面物体的影子最短,甚至没有影子。“正午轩窗无树影,乍晴阡陌有莺声”,陆游这句诗讲的就是此景。诗中的“轩窗”表示窗子的意思,“阡陌”指田间的小路,这两句是说“正午的时候,窗子上连一点树影都没有;天空突然放晴,可以听到田间地头黄莺的啼鸣声”。正午时在我国的绝大部分领土(除去海南等少量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地方)上看来,太阳都处于天空中正南的方位。

为什么有此结论呢?论起来,缘由并不复杂,太阳早上自东边升起,傍晚从西边落下,正午恰是白天的平分点。这时候,太阳正巧在天上跑到一半的路程,可不就是南方吗(见下图中太阳位置1)。加上此时太阳升得最高,如果我们在地上插根木棍,会怎么样?——对,它的影子最短,而且会精准地指向北方。这个判断方向的方法特别实用。


事实上,“午”这个时间单位,和空间上的“南”是相通的。比如故宫著名的“午门”,就是正经八百地朝着正南方,象征天子面南背北(面朝南方、背靠北方)地治理天下。

我们要再细心点,常会在农村看到院子里种有杨树、水杉、香樟树等高大的树木。它们的位置很讲究,多位于屋舍亭台的西南角。这是风水迷信吗?不是。通常来说,夏日午后的太阳比较毒辣,人们希望能有地方遮阴纳凉。上图中的“太阳位置2”,正是下午一两点的太阳方位。从图中看,太阳在院落的“左下方”,“左”为西,“下”为南,合之则为“西南”。于是,人们选择在庭院的西南面种树,这样可以形成很好的遮阴效果,实在是太聪明了!

再说一说方向中的“北”。北是南的反方向,相对我国来说,北国的感觉是大漠、朔风、雪飘、冰封……总之,那里是苦寒之地。“遗民泪尽胡尘里”中的“胡”,即是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。如前所说,“南”在时间上对应的是“午”,“北”也有自己的对应对象“子”,时间为23:00至1:00。

进一步看,地球上连接南极点和北极点的经线,叫作“子午线”。“子午”二字的得来,就是“南北”之意。其中的0度经线,还有个专有名字,叫“本初子午线”(图中灰线),“本”和“初”的意思,就是“开端”和“起始”。实际上,我们一旦沿着经线走,就是向北(向北极点)或向南(向南极点)。当然,有人对此会感到困惑:咱们脚下又没有画好的经线,怎么去“沿着经线走”呢?不妨事,我们只要找到一样宝贝,问题就都解决了。这宝贝就是北极星。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,几乎是北极点正对的方向,而且它在夜空中非常明亮,我们朝着它走,不就是沿着经线移动吗?这种天然的“航标”很早就被古人发现了,后来,由于北极星旁边的北斗七星更方便辨认,大家也用后者来参照导航。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内百科 鲁ICP备2023048205号-2